不会系统思考的人,不是原地踏步就是不断倒退(二)

系统思考与“阴阳之道”

因此,在我来看,其实企业家和管理者就需要具备系统思考的智慧,这种智慧虽然企业里面面临的事物非常复杂,应该说是每家企业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问题。

但是,如果按照《周易》上所讲的话——“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发现要学会系统思考,只有两类问题:

一类问题,叫推动成长;

另外一类问题,叫做解决问题。

所谓推动成长,我把它比喻成叫“阳”,就是像汽车踩下油门一样,可以让它开始运转,每转一圈,它的加速度就会转的更快,加快推动成长,这是“一阳”。

“一阴”,就是任何成长都不会有序的成长下去,都会遇到各种阻力和障碍,因此我们要睿智的解决问题。

像柳传志先生讲的如果为了解决问题单兵突进的话,这个问题解决了,其实会引发其他的问题,这就是“阴”,即如何睿智地解决系统的问题。

系统思考的价值

1.推动成长

简单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一起来看看系统思考的价值。

台湾屏东是莲雾的主产区,莲雾熟透特别诱人,但不容易保存,马上食用才会有最好的口感。

因为传统的营销价值和销售模式都是层层分销,依次卖给水果贩、批发商,最后摆到水果摊上。等到了消费者手里时,不仅卖相就不好,口味也不是最佳的。

有一个屏东的果农就想,我为什么不能采取直供超市的全新营销模式,将莲雾早上三四点钟采摘下来,趁新鲜送到便利店的各个寄售点?这样,当消费者在六七点钟买早餐时,就能够买到最新鲜的盒装的莲雾,会发现果真跟传统渠道得来的莲雾不一样。

如此,就引发了一个营销上的所讲的“口碑效应”。

一传十,十传百,就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了他的莲雾,愿意去购买,然后引发了他收入的增长,工业能力的提高,然后就可以满足更多的顾客。

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个果农成为了台湾的“莲雾大王”。

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里的“阳”,企业家普遍最担心的、或者最希望解决的就是能够找到类似于像飞轮、像滚雪球的效应,推动企业持续不断成长。

当若干的要素具备在一起,并且他们产生一种叫做自我增强性的反馈,这种自我增强性的反馈,时间每转一圈,就会强化一次,从而让时间成为你的朋友,你每发展一圈,成长的力量就增强一次。

而这个背后的原理非常的简单,我们把它称为系统思考里面的“增强回路”。这种自我增强性的回路,实际上就是最简单的大家都见过的,叫堆雪人。

小时候我们都堆过雪球,堆成一个小雪球,开始滚动它,每转一圈以后,这个雪球沾上的雪就更多,雪球的体积就会更大,雪球的体积更大,沾的雪就更多,由此有了更大的雪球。

台湾的果农也是启动了两个增强回路,一个就是顾客数量越多,所以大致口碑特别强,口碑特别好就会吸引更多的顾客,所以这就是营销上所讲的“口碑效应”。

顾客数量多了,收入大了,就可以买更多车,采购更多的果品,提高服务能力,从而满足更多的顾客。所以,这是两个增强回路。

对于企业家、经营者来讲,我们面临的要处理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

这里面有四个层面的各种各样的指标和问题需要我们去处理,既有我们所关心的收入、利润、成本这样一些指标。

同时,又有我们的顾客数量,我们的市场占有率,我们的客户满意度等等客户和市场的指标。

此外,为了获得这些客户,让客户满意,我们内部有大量的运作的这样一些指标,包括各种运作效率、组织能力。

再往下就是更深的学习发展能力,我们要做人才的招录、人才的培养、人才的保留,要发展组织学习的能力,要搭建企业文化等等。这一系列的东西其实都存在内在的相互的关联。

也就是说,企业家所经营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了很多的要素,这些要素之间都存在相互的影响,可以说每个指标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指标的变化。

因此,我们要思考如何能够像台湾莲雾的果农一样,用一些创新性的战略持续不断地坚持下去,然后推动这些指标,这些数据,这些变量之间相互的影响,实现组织的持续成长。

每个企业家都需要利用系统思考来找到成长引擎,并思考自己的商业模式、成长引擎,和公司的战略。

2. 解决问题

任何成长都有它的限制条件,都不可能永续地成长下去,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因素和阻力。

因此,在企业里面,大家面临的另外一个任务就是要解决问题。

结果最后发现“按下葫芦浮起瓢”,问题层出不穷,当我们采取一些措施解决问题时,反而缺乏系统思考的智慧。

你今天遇到的很多问题恰恰源自于你昨天的记忆,昨天为了解决一个问题,采取一个对策,没想到引发了今天的问题。甚至有时候对策比问题更糟糕。

这是什么原因呢?

①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现实生活中很多管理者都有系统缺乏症,就是大家都觉得要有大局观,但是我们会发现还是局限思维,本位思考,甚至衍生出来的本位主义。

每个人都在斤斤计较自己部门的利益,或者是解决自己的问题,完全不顾自己解决你部门的问题会给其他部门和整个组织的福利带来什么样的一些影响。

② 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很多人的思考非常浅。

有位企业家说,今天年轻人最大的问题是手机,每天都刷朋友圈。

其实我们的思维都停留在事件特别浅层次思考的层面上,完全不知道事件背后的趋势、模式,或者根因,就是随波逐流,今天被这个事件牵着走,明天就会关注着另外一个热门事件,这样就像永远是一个救火队长,按下葫芦浮起瓢。

③ 只看眼前,不看长远

大家思维的注意力时长越来越短,完全不看问题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未来的动向是什么。

还有就是解决问题不考虑系统内在的相互连接,叫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